冠脈支架植入術,又稱心臟支架術。心臟支架手術,是最近20年來開展的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,心臟動脈阻塞的新技術。簡單的說,心臟支架手術治療的過程是穿刺血管,使導管在血管中前行,到達冠狀動脈開口處,用特殊的傳送系統將支架輸送到需要安放的部位,放置、撤出導管,結束手術。病人在局部麻醉的情況下,接受手術,一般在穿刺24小時后便可下床,一般術后三天即可出院。
經皮冠狀動脈內成形術(PTCA)是治療冠心病的有效方法,但冠狀動脈急性閉塞的發(fā)生率約5%,術后6個月再狹窄率高達25%~35%,嚴重影響其近期及遠期療效。支架植入能使冠狀動脈血流迅速恢復,心電圖恢復正常,臨床癥狀迅速緩解,是介入心臟病學的一個重要進展。在PTCA并發(fā)夾層、急性閉塞或瀕臨閉塞時植入支架,可保證血管的暢通,大大減少了急診冠脈搭橋術的需要,增加了PTCA的安全性。此后又有數種設計不同的支架用于治療冠脈急性閉塞,均獲非常滿意的結果,可以說支架技術為PTCA手術成功提供了非??煽康谋WC。另外,在首次介入治療時植入支架可顯著降低再狹窄的發(fā)生率。近年來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應用日趨廣泛,70%以上介入治療的患者植入了支架。
手術條件
什么情況下可以做支架手術?
在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后,確定狹窄部位堵塞度,心臟病專家一般認為堵塞超過75% 常發(fā)生心肌梗死、年齡在30-65歲的病人,年齡太大的病人身體受不了。
手術特點
第一、心臟支架手術可以暫時疏通冠狀動脈,改善病人心臟供血,使瀕危病人維持生命正常。
其次必須強調的是,心臟支架手術雖說并不十分復雜,但是可不是說支架手術沒有風險。畢竟接受手術的病人是冠心病病人,手術部位是心臟上的血管,所以冠心病支架手術是有很大風險的手術,支架將堵塞或即將堵塞的血管支撐開、疏通。
其次、支架將堵塞或狹窄的血管撐開、疏通后,并不是說冠心病、心肌梗塞就治好了,嚴格來說支架手術不是治療方法,只是一種急救措施,所以進行了支架手術,是為了爭取更多治療時間,認為放了支架后就萬事大吉的想法是極為錯誤的。
第二、支架放進去,撐起來了,并不等于說這個血管或者這個部位不會再次發(fā)生狹窄或者阻塞,另外也不等于冠心病就治療好了,因為冠心病病人一般會有很多處狹窄,我們只能給心臟做1-2處支架手術,其它部位要用藥物搶時間治療,為了防止撐起來的血管再次發(fā)生病變,同樣需要服用藥物控制冠心病的危險因素。
術后注意
1、患者應堅持服藥,注意自我觀察。支架手術后,常常需要服用較多種類和數量的藥物,如果發(fā)生皮膚或者胃腸道出血、疲乏無力等癥狀,應帶上出院總結和所服用藥物的資料盡快去醫(yī)院就診。支架病人接受其他治療,需要停用所服用藥物時,需要與心臟科醫(yī)生商議后決定。
2、要定期檢查。包括檢查血壓、血糖、血脂、血黏度等。如果這四項指標不能保持在較好水平,患者在半年左右就會面臨復發(fā)危險。原有高血壓、糖尿病和腦血管病的病人,更要重視原發(fā)病的治療和定期檢查。即使沒有原發(fā)病,也要每2~3個月復查一次,如果指標高于正常范圍,就要積極采取治療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