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風也就是腦卒中,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,其致死率和致殘率都非常地高,是當前危害國民健康的頭號殺手。
我們知道,中風在急性發(fā)病期需要依靠醫(yī)生爭分奪秒來治療,使腦損傷程度最小化,但是后期的恢復就是一個長期、綜合的過程。那么,中風的恢復期治療有哪些關鍵點呢?
中風2周后開始進入恢復期
腦卒中分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,根據濰坊市市立醫(yī)院神經內科專家介紹,這兩種類型的中風不僅治療方法有差異,在早期與恢復期的治療也存在差別。
“早期是指中風發(fā)病以后2個星期以內,這相當于中風的急性期,2個星期以后就屬于恢復期。”
中風恢復期的治療主要以康復訓練為主,目的是使神經功能恢復到最佳狀態(tài),比如語言功能的恢復、大小便功能的恢復、癱瘓肢體功能的恢復等。
“一般來說,中風病人在神經科治療住院時間平均為2到3周,而在康復理療科住院的時間會長很多。”
小量腦出血可不出現任何癥狀
據濰坊市市立醫(yī)院神經內科王教授介紹,只要病人及時就診,大多數病情在2周內可以得到控制,如果出血量特別大,急性期就會延長,這主要與發(fā)病的部位有關系。如果出血部位是小腦,就算是很少的出血也會有生命危險,因為小腦的腔隙比大腦小,所以小腦10毫升的出血可以比大腦30毫升的出血更加危險。
濰坊市市立醫(yī)院神經內科專家說,高血壓腦出血的病人很多只是少量出血,比如3~5ml。少量出血的時候,很多病人只是有輕微的頭暈、頭痛,沒有出現語言障礙、感覺障礙和肢體的癱瘓,可能過一會就好了,但是做了CT才發(fā)現已經有腦出血現象。因此,如果經常性出現頭痛頭暈,且程度逐漸加強的話,最好是前往醫(yī)院做檢查。
中風恢復期康復訓練比藥物重要,家屬比醫(yī)生重要
在中風后期的治療中,醫(yī)生會給病人服用一些神經的營養(yǎng)藥、改善腦部供血的藥和穩(wěn)定血糖、血壓的藥物,“這些藥物在恢復期要堅持服用,但是康復訓練對于恢復中風后遺癥的作用比藥物重要得多。”
另外濰坊市市立醫(yī)院神經內科相關專家還說,由于康復訓練大多數在家里進行,因此在恢復期,家屬的作用比醫(yī)生更加重要。
濰坊市市立醫(yī)院神經內科專家王教授建議廣大中風患者的家屬,在恢復期中應該對病人主動,因為這個時候病人由于生活自理能力的喪失,通常情緒會低落,所以家屬一方面要從精神上鼓勵患者,樹立戰(zhàn)勝疾病的信念,另一方面要耐心幫助病人完成康復訓練,認識到這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,要持之以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