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住濰城區(qū)的孫女士今年63歲,三年前覺得四肢麻木、手抖、頭暈無力、多飲多尿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,去醫(yī)院就診后被診斷為糖尿病。“我當時記得很清楚,當時空腹血糖11點多,餐后15點多,大夫說我是糖尿病,家人都不相信我得了糖尿病,當時就是口服降糖藥、二甲雙胍,血糖還是沒有降下來,建議我胰島素注射治療,身邊的朋友也都說這病就算是長期吃藥打胰島素也治不好,當時的心態(tài)到了崩潰的邊緣。”孫女士說道。
疾病困擾精神抑郁 慕名來院尋醫(yī)問藥
韓法會教授接診孫女士
孫女士因冠心病植入心臟支架兩枚,每年需要住院四到五次,自查出患有糖尿病且治療效果不佳后她便郁郁寡歡,心情也十分低落。伴隨著糖尿病疾病進展,她漸漸出現(xiàn)了胸悶、心慌、出虛汗、失眠等癥狀,身體情況越來越差,慢慢的也變的不愛說話,脾氣也變得很暴躁,性格變得孤僻,甚至出現(xiàn)了輕生的念頭。孫女士的兒女看到母親這一情況便慌了神,便帶她到醫(yī)院就診,結果被診斷為抑郁癥,性格倔強的孫女士一聽自己得了抑郁癥便說什么也不治了,回到家中由兒女進行照看。看到孫女士的當時生活狀態(tài),兒女看在眼里、疼在心里,便四處為母親尋求治療疾病的方法。經過多方打聽后,孫女士的兒女打聽到濰坊市市立醫(yī)院國醫(yī)堂名中醫(yī)韓法會教授的“四聯(lián)全息平衡療法”在心臟支架后的維護和和治療、四高癥(高血糖、高血脂、高血壓、高尿酸)等疾病治療方面具有顯著療效,孫女士的兒女經過一番勸說后便帶母親來到醫(yī)院找到了韓教授。
望聞問切四診合參 四聯(lián)全息綜合調理
韓法會教授“四診合參”分析病情
韓教授接診孫女士后望、聞、問、切“四診合參”,認真詢問了患者病史,仔細分析了孫女士的身體狀況,診斷其脈象為氣陰兩虛,痰淤、血淤,看到孫女士的精神狀態(tài),韓教授首先向她認真講解了患病的原因以及中醫(yī)治病機理,和她耐心講解疾病的治療方案,樹立起她戰(zhàn)勝疾病的信心。糖尿病從中醫(yī)角度來叫被稱為“消渴”,冠心病從中醫(yī)角度來講稱為“胸痹”,韓教授根據孫女士的癥狀,結合四十年的工作經驗,以補氣健脾祛痰、滋陰補腎、活血化瘀為治療原則,以“同病異治、異病同治”為根據為其開具中藥湯劑,加快體內的能量轉化效率,從而促使各項生理機能恢復正常。與此同時,韓教授運用“四聯(lián)全系平衡療法”(即藥療、食療、運動治療及精神調理),對孫女士進行了健康飲食指導、運動鍛煉指導、心理疏導,全方位對其進行了綜合調理整合,使她的免疫力、抵抗力、康復力增強,把好生命能量這一關。
鞏固治療效果顯著 病情好轉患者滿意
韓法會教授開具方劑
半年后,孫女士在韓教授的精心治療下,身體狀況及精神狀態(tài)明顯好轉,中藥湯劑由半年前的一天一副減少為兩天一副的鞏固治療,將疾病綜合治療的重點由“藥療”向“食療”“運動治療”“精神治療”轉變。經過兩年多的綜合治療,孫女士由原來的一年住院四五次減少到兩年住了一次院(因為其他原因),血糖趨于正常水平,性格也漸漸變得開朗,精神抑郁完全消失,變的喜歡與人交流,兒女們都說母親和變了一個人似的,對韓法會教授的“四聯(lián)全息平衡療法”給予了高度的認可和肯定,向其表達了衷心的感謝。
中醫(yī)副主任醫(yī)師、副教授;山東生命科學研究院腫瘤靶向治療研究所副所長,山東省中醫(yī)學會會員,原黑龍江省中西醫(yī)結合研究所附屬醫(yī)院副院長,四聯(lián)全息平衡療法創(chuàng)始人,山東省自然科學科技成果二等獎獲得者。
從事中醫(yī)臨床40余年,根據長期的經驗和數(shù)據總結出中醫(yī)四聯(lián)全息平衡療法,將“藥療、食療、運動治療及精神調理”這四個健康元素整合并且平衡到一起,有效解決了冠心病、心臟支架后的維護和治療、四高癥(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、高尿酸)、腎病、腫瘤等疑難雜癥的臨床疾病,開創(chuàng)了中醫(yī)“整合醫(yī)學”的先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