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膽囊炎(acute cholecystitis)是由于膽囊管阻塞和細菌侵襲而引起的膽囊炎癥;其典型臨床特征為右上腹陣發(fā)性絞痛,伴有明顯的觸痛和腹肌強直。急性膽囊一旦發(fā)病,出給患者帶來炎癥本身的巨大疼苦外,還會帶來一系列的并發(fā)癥,加重患者痛苦。
四種常見的急性膽囊炎并發(fā)癥:
1.膽囊壞疽、穿孔 由于膽囊管結石梗阻不緩解,膽囊內壓力不斷升高,致膽囊壁血供障礙而缺血壞死并發(fā)穿孔。膽囊穿孔多見于初次發(fā)病或發(fā)作次數少的病人,占急性膽囊炎患者的8%~12%。因急性穿孔可致彌漫性腹膜炎,約占穿孔病人的30%,尤以老年伴有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者多見,病死率可高達20%。穿孔亦可形成局限性膽囊周圍膿腫或膽囊-腸道瘺。對急性膽囊炎非手術治療過程中腹痛加重、炎性腫塊增大、體溫和白細胞計數增高,高度提示有膽囊穿孔。
2.急性胰腺炎 發(fā)生率較高,多為水腫型,出血壞死型少見。
3.膽管炎、門靜脈炎及肝膿腫。
4.急性氣腫性膽囊炎 系一種罕見的急性膽囊炎,約占急性膽囊炎的1%。多見于糖尿病患者和動脈硬化的老年人。其特點是膽囊壁或膽囊腔內有積氣。發(fā)病后,因膽囊壁缺血,有利于厭氧菌(梭狀芽孢桿菌)的生長,大腸埃希桿菌和克雷白桿菌也可產生氣體。B超和X線檢查可見膽囊壁增厚,膽囊腔積氣。這種膽囊炎病人膽囊壞疽、穿孔的比例大,病死率高,應及早行膽囊切除術,并選擇有效的抗生素。